![]() |
|   | ||
追溯少年暴力根源 电子游戏不可小觑 |
||
|
    美国最新一份性格和社会心理研究报告显示,玩带暴力色彩的电子游戏会很快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长期存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报告表明,由于一些带暴力色彩游戏的图像越来越生动形象,极易与人的情绪产生沟通,因此它们比暴力的电视节目和电影更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艾奥瓦州立科技大学的心理学家安德森和迪尔分别对两组大学生进行了测试。一组大学生为227人,测试目的是游戏对人产生的长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嗜好电子游戏。调查发现,在中学就开始玩暴力游戏的学生比别的学生更有可能发生“对他人有攻击性的少年犯罪行为”。     另一组学生为210人,测试目的是游戏对人的即刻影响。在他们分别结束暴力游戏和普通游戏后,玩暴力游戏的学生性格中的攻击性明显增强。即使是初次玩暴力游戏的学生,也会比玩普通游戏者更长久地痛打游戏中的模拟失败者。调查结果表明,暴力游戏对行为造成的影响并非仅仅是引发游戏者的攻击冲动,而更多的是引导游戏者用“进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与电视不同的是游戏的“互动性”,许多游戏要求游戏者确立攻击目标,并主动参与进攻。     这个调查无疑会给我们的社会、父母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峻的话题。 摘自:北京晨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