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李嘉诚实话实说 |
||
|
   长期以来,李嘉诚始终保持低调。最近,李嘉诚接受了《亚洲周刊》的独家专访,把他的一些看法、个人生活和生命经验娓娓道来。以下是访谈摘要:    听说你喜欢睡前看书,重视自学,你昨天晚上看的是什么书?    我昨天晚上看的书是有关IT(资讯科技)的前景,这行业发展会很快,我相信未来二三年内,电影、电视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提电话中显示出来。我比较喜欢科技、经济、历史和哲学类的书籍,最近对网络资讯比较有兴趣。    你不看小说?    对,我不看小说,娱乐新闻也不看。这是因为从小要争分夺秒“抢”学问。我年轻时没有钱和时间读书,几个月才理一次发,要“抢”学问,只能买旧书,买老师教学生用过的书,教科书里有教师划出的重点、答案,什么都有。    你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工作会不会很累?    我每天不到6时就起床,运动一个半小时,打高尔夫球,晚上睡觉前都坚持看书。白天精神还是很好,精神来自兴趣,你对工作有兴趣就不会累。最累的时候是开会,一个发言者讲了第一分钟,你已经知道要讲的内容,可是那人讲了10分钟,你就会感到非常疲倦,因为无聊和无奈,有时要带花旗参去提神。    你喜欢看科技书籍,你认为发展科技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里?    要令人认识科技发展及其应用会带来什么商业机会。我想如果能令一些科技变得更实用、更适合中国,本身对香港就是一个庞大的商机。过去数年,我们公司组织及鼓励各阶层同事重视自发性学习新的科技,去考虑那些增强业务效率、拓展竞争优势和提升营运效益的科技项目,连我自己都天天阅读有关科技的书籍。    你有没有试过用电脑上网?    两年前有一次上网花了两个多小时,以后就比较少用。我用电脑主要是看公司的资料。    为香港创造繁荣的老一辈企业家,不少都面临下一代接班的考虑。你是否已在考虑接班问题?    我已辞去长江董事总经理一职,但仍是董事会的主席,日常的工作由长子李泽钜和一批年轻的行政董事共同负责。但重要的决策,他们还会和我磋商。儿子和我所有公司的重要高级行政人员都相处得很好,接班一定没有问题。    在高竞争、高知识、高速发展的香港社会,商界下一代要走的路是否比你们前一辈更艰难?    商界一定是跟时代发展,今天要谨记知识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新一代面对的问题,有易有难。但相对于数十年前,学问、知识与事业之间的成败关键,对下一代来说更为重要。    西方人说留给下一代炼金术而不是黄金,你留给孩子的是什么?    中国人说是给“渔”而不是“鱼”。我的两个儿子都很上进,热爱香港。泽钜跟着我,现在是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和公司的员工相处得很愉快。他已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关心社会的将来,热心环保,常常说如果我们再不注意环保,香港会变成怎么样。他的生活很简单,消费比我还简单,这条路他是走定了。    幼子独立创业,你放心吗?    泽楷和世界很多在新科技领域极有成就的公司和人物来往密切,过去几年,花了大量时间和不少投资及心血在发展高科技事业上,以他的工作表现和经验,可以在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找到发展空间。即使面对像数码港这样的压力,面对未来的挑战,他还是要立根于香港,这是成熟和热爱香港的表现。我对泽钜跟着我的步子,以及泽楷发展高科技的投入和将来的工作,都有充分理由放心。    你是不是一个很严格的父亲?你会不会打孩子?    我会打,不过是假打。我是一个严格的父亲,以前,星期天我一般都和孩子在一起,在小游艇上不是教他们怎样赚钱,而是教他们怎样做人,星期天都不安排其他活动。    你有没有宗教信仰?    我自己没有特别的宗教信仰,但涉猎很多宗教书籍,基督教、佛教、儒家、道家的书都看。有时一些警句非常精辟,令人开心。    一个成功企业家的乐趣和追求究竟应该是什么?    不断积极迎接新挑战。企业的成功,使我得到更大的资源,可以做出对社会、对民族有建设性的永久贡献。我今天的生活水平和几十年前相比只会差了,年轻时也有想过买点好的东西,但不久就想通了,只是强调方便,我的穿着可能比你们都便宜。我这双皮鞋400多港币,戴的手表也只有200多元。我相信,一个人的地位高低要看行为而定,你自己想通了,脑海中自会另有天地,能超越权势和卑微。    据说你和员工相处得都不错,你有没有直接辞退过员工?    高层的没有,中级的职员有辞退过。那是一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中层管理人员,多次以权谋私,他的行为和他的待遇绝不相符,我决定辞退了他。    对一个职工,如果他平时工作马马虎虎,我会十分生气,一定会批评他,但有时做错事,你应给他机会去改正。有一次,一位职工不小心把我办公室一匹非常珍贵的唐三彩马打碎了,我只是淡淡地说,以后小心些,马已碎了,他也在自责,你为什么还要去说他呢?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做人的道理。    你能不能向全球华人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    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要融和当地社会,发展得好,就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对推动当地社会有益的事要不遗余力地去做。我一心要建立的不仅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的企业,而是也让外国人看得起的企业。 摘自:世界信息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