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热点广告

 

山西六成工业污染企业达标

    环境污染“重灾区”山西省近年来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对全省的污染源9524户工业污染企业实行关停或达标治理。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所有污染工业企业中已有六成达标,省级重点考核的工业污染企业的环保达标率则达到70.2%。

    日前,山西省通报了全省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情况,全省各地工业污染企业的治理进度差别较大,其中晋城、临汾的达标率超过了70%,而大同、朔州两地的达标率还不足20%。在省级重点考核的工业污染企业中,太原市的达标状况最好,全市共关闭199个污染严重、达标无望的企业,有405家企业经过治理,实现了污染物的达标排放,达标率为87.3%,有效缓解了这座重度污染城市的环境状况。

    进入2000年以来,山西省虽然加快了治污步伐,但距国家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部门测算,山西环境污染治理欠帐高达600多亿元,环境治理工作还相当艰巨。超重型的工业结构严重影响了全省的治污进程,在未达标的企业中,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经济效益差,历史欠帐多,治理资金十分短缺;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只顾看到眼前的、部门的或地方利益,对治理污染的紧迫性认识不够,治污工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还有所欠缺,致使一些企业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投机取巧”。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山西省将抓重点、抓难点,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的污染治理,对全省370家重点污染企业,尤其是对34户优势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实行政策倾斜。坚决关闭那些属于国家明确规定淘汰的“五小”企业或设施,并采取措施防止其死灰复燃。

摘自:人民日报

关闭此页 返回页首